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信物百年》之
《中国第一块汽车防弹玻璃》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
作为信物讲述人
介绍了中国玻璃工业的初心信物
以及创新发展的历程
这块玻璃
重量超过169公斤
厚度达到了7.5厘米
相当于现在普通汽车玻璃的十倍
毛泽东同志曾亲自关心
也曾亲自乘坐装有这块防弹玻璃的红旗轿车
这块防弹玻璃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信物百年》第十二集《中国第一块汽车防弹玻璃》
新中国成立之初,承担保障外交活动礼宾安全重任的是苏联产的“吉斯”轿车。1966年,当陈毅同志坐着刚刚生产出来的国产红旗轿车,去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看见崭新的国产轿车非常高兴,但随后说到:我们接待外宾时,礼宾车还是苏联送的防弹轿车,什么时候咱们自己也能生产呢?
自此,中国建材院开启了汽车防弹玻璃的试制任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良好的制造玻璃方式,只能使用耐火材料组成一个大型坩锅,在大坩锅里进行玻璃的熔制,使用燃油加热到1400度,把玻璃的原料化成玻璃熔浆,浇注到平板模子里变成毛坯,再将大概有45毫米的毛坯进行研磨抛光,加工到25毫米厚,把毛坯的精髓最好部分取出来进行加工。当时工作效率低,时间周期长,成品率也低,但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中国建材院还是把这块玻璃做出来了。
当时项目保密等级是相当高的,除了院长和总负责人外没有几个人知道。后来院内总有一辆大红旗开进开出取走玻璃制成品,大家才有了一定猜测,但没有任何人明说。同志们都有一种荣誉感、使命感,知道这是在为外宾和最高领导人制作防弹玻璃。最后所有数据、资料都上交,没有任何评奖,评职称也不允许提及,甚至都不被列入单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
这就是老一辈建材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解决燃烧室温度问题
——钻到油罐车里去挖油
一次建材院召开全室职工大会,传达上级指示,希望尽快多生产防弹玻璃,积极奋战。
当时夹层组陈永定同志,工作上从不叫苦、不怕累。他提出因为天气冷,燃油运不进来,煤的消耗量太大,不能满足熔化要求,燃料跟不上,烧制出来的产品有可能会报废,造成更大的浪费;同时燃烧室温度上不去,在高温搅拌时会不时有熔融玻璃水漏出,不仅影响熔化质量,还会伤人。于是组织大家到通州火车站,钻到油罐车里,去挖凝固的燃油出来,大家饿着肚子把油块挖出来放到油桶里。因为天气太冷,不得不躲到暖气沟里取暖。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硬是解决了燃油问题,保证了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检测防弹玻璃的性能
——西山的三枪
防弹玻璃生产出来之后,夹层室主任徐增祚、军代表朱士良、夹层组组长宋武山、组员郭英仕带着车窗样品侧窗玻璃,跟随中南海警卫连几个人前往检验场,对玻璃进行防弹性能测试。100米距离用7.62mm穿甲弹测试3枪,由警卫连战士射击,郭英仕在标靶下方的地壕里待命安装拆卸玻璃。他亲眼所见,第一枪弹头掉落在地壕里;第二枪弹头嵌入玻璃,第三枪的弹头将第二枪的弹头向前顶出玻璃,但只漏出弹头,未穿透。警卫连战士无不以敬佩的眼光,赞许我们的送检玻璃。
1959年2月,英国皮尔金顿(Pilkington)兄弟公司向世界宣布用浮法生产平板玻璃的新工艺取得成功,并在英国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一时间,世界玻璃行业掀起了一股股“浮法狂飚”。
1964年,我国派专家组赴英国考察商谈引进浮法技术事宜。但人家根本不让我们接触浮法玻璃的任何技术,就连想花钱购买玻璃样品,他们也婉言拒绝。甚至有英国人傲慢地说:现在与红色中国谈浮法技术为时尚早。西方的傲慢和技术封锁对我们的刺激非常大,大家逐渐意识到中国浮法玻璃的研制、生产必须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从1965年5月开始,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组织下,中国开始了浮法玻璃的研究试验。老一辈建材人白手起家,深入研究、反复试验,克服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工艺技术难题,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完成了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性中间试验,摸清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在“三无一少”情况下攻坚克难
——“赵八级”拒领500个加班费
浮法玻璃的生产是一次技术革命,这种工艺大大优于压延法和引上法,玻璃平整度、强度、透光度、生产效率都将大幅提升。我们在一无技术、二无资料、三无经验,又缺少资金的“三无一少”情况下,开始了“连轴转”式的艰苦奋战。没有设计室,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在锅炉房里几张桌子一拼开始搞设计,画出草图就施工。没有大型车床设备,洛玻的钳工们就用小炉匠补锅的办法,把压延线的退火窑割下来现场加工25米的小锡槽。当时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是:高温玻璃水通过锡槽时容易凝结,造成玻璃厚薄不均。有时玻璃水在锡槽里乱跑乱溅,像“舞龙”一样,工人们在1000多度的窑炉和锡槽旁边,尽管身上穿着厚厚的大棉袄,但仍被烫伤。
(1956年,洛阳玻璃厂开始兴建时的火热劳动场面)
洛阳玻璃厂机修车间钳工赵久奎,这个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并被命名为“全国职工技术革新能手”的“神人”,当时是洛玻唯一的一名“八级钳工”,大家都亲切叫他“赵八级”。浮法玻璃工业试验生产中的一道道难题都成了他大显身手的战场,他没日没夜连续奋战在生产一线,不断克难攻坚,成了职工心目中的“小炉匠”——什么都会,关键时刻的“金刚钻”——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肺病犯了,他不告诉任何人,咳嗽起来脸红脖粗,他依然坚持日夜不离浮法生产线。原定3个月的建设任务,他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拼命苦干,仅用了75天就成功拉引出晶莹剔透的浮法玻璃。后来,厂里给他记了500个加班予以奖励,被他大手一挥,坚决拒绝。当年的浮法线工段长李金让(后成为洛玻集团副总经理)激动地说:“赵八级”可以说是洛玻劳模的代表,当年我们心里就是不服输,非要干成不可,丝毫加班费的念头都没有。
玻璃专家云集洛玻 千名职工踊跃参战
——建成我国首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在洛玻的不断争取和努力坚持下,1971年5月,建材部决定浮法玻璃工业试验在洛玻进行。全国玻璃专家云集洛玻,洛玻千余名职工踊跃参战。经过3个多月艰苦奋战,1971年9月23日,终于在洛阳玻璃厂成功建起了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块优质浮法玻璃,创造了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这是一条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生产线,它的建成凝聚了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拼命抗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终于迎来了中国民族玻璃工业发展的新曙光。
(上世纪80年代的洛玻浮法一线冷端生产现场)
(1981年“洛阳浮法玻璃工艺”被授予创造发明二等奖,并颁发了金质发明奖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启动了建设400吨以上浮法线的计划。1985年7月3日11时,洛玻第二条浮法线的建成投产,实现了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由小到大”的重大突破。1989年7月,洛玻“40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和装备”被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建材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药用玻璃:
突破“卡脖子” 走向世界
制造疫苗瓶的核心在于制造中性硼硅玻璃管。我国自上个世纪 50 年代起先后有多家企业引进发达国家的生产装备和技术,但中性硼硅玻璃管的自主研制、应用及量产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的生产技术掌握在德国、 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手中。
守护国民健康
——自主研制疫苗瓶
2019年,中国建材凯盛君恒依托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优势,联合实施200余项技术创新,进行1000余次技术试验,成功攻克高品质熔化、高精度成型等核心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品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的稳定量产,推进了我国中性硼硅玻璃产业的固链补链强链。
凯盛君恒的中性硼硅玻璃管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第五家、国内唯一一家采用国际先进的“全氧燃烧”熔化工艺和丹纳法实现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稳定量产的企业。
从汽车防弹玻璃
到浮法玻璃
再到小小疫苗瓶
工艺、性能、产量不断升级
应用更丰富、广泛
中国建材人创造的奇迹远远不止这些
在神舟飞船、大飞机、航空母舰、三峡工程等
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项目中
都能见到中国建材的身影
中国建材人正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百家企业、百年信物共同绘就着中国产业发展基因谱系图,共同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前行足迹、时代记忆,生动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信物百年”是国资央企发掘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动实践。“信物百年”微纪录片上线当天,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发布“信物百年”主题纪念首日封,并在政企媒学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开展全媒体整合传播。
《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将陆续在线上线下全面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每周一到周五晚22:00首播,次日12:50重播。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央视频、央视财经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学习时报、求是网、全国各地IPTV等平台将同步上线播出。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还充分整合央企国企线上线下渠道资源,《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将走进全国65家保利影城、25家华润万象影城、高铁列车电视、城市地铁,也将在国航、东航、南航的地面休息室与空中影院、三大电信央企营业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线下加油站、华润万家超市和华润置地商业物业板块等线下场景陆续展示,全面呈现红色信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