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要点 73 保护劳动者免受过热伤害。 原因简析 过热可强烈地影响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可 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效率,增加操作失误和 事故。 高温作业可增加劳动者的疲劳并可诱发某 些疾病,如中暑。 热处理工作区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通常难于控制工作场所中的温度。在热带 地区,特别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或化学 物质污染工作场所的空气,调节生产地点的温 度不大可行,因此,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避免劳动者过度接触热环境十分重要。 风险/表现识别 ◎热紧张; ◎热不适; ◎疲劳过度。 改进方法 1. 尝试采用多种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气 温,这在没有空调时尤其重要。这些措施应包 括:避免外部热量进入工作场所(太阳热), 增加自然通风,隔离产热的机械和工艺过程, 提供局部排风系统将热的和被污染的空气排出 工作场所。 2. 保护劳动者不直接接触机械和设施的热 辐射及热表面(如热的屋顶和墙面)。降低热 辐射的最佳方法是用屏风或屏障将热辐射源与 劳动者身体隔离,也可使用保温的天花板和墙 面。如劳动者接触过热环境不可避免,则应尽 量减少接触时间,并配备热辐射防护服。 3. 接触高温环境或强热辐射的劳动者要避 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采用机械操作或安排劳动 者轮换作业,减少每位劳动者持续接触过热环 境的时间。 4. 使用风扇和通风设备改善工作场所的气 流。 5. 如可能,在工作场所中建造一个安装空 调设备的小操作室或房间,保证操作者在大多 数工作时间内都能待在操作室工作中。 6. 将劳动者持续接触高温或强热辐射的时 间减至最低(如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接近此类 区域,或在热屏障后面设立工作区使劳动者避 免接触强热辐射)。有良好自然通风或风扇的 休息区、轮换作业或频繁小休息可帮助劳动者 避免接受过热的持续时间。 7. 为在热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提供清凉的 矿物质饮用水。 更多提示 ——将上述措施联合使用通常是必需的或 有用的。避免劳动者长时间过热作业,保证足 够的休息,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 ——检查过热作业是否会引起产品质量问 题或劳动者健康问题(如通过将热环境中与凉 爽环境中月劳动成果进行比较,或通过与劳动 者面谈)。 ——饮料供应应少量多次。 ——提供良好的盥洗设施并方便洗涤 工作服。 要点谨记 有很多减少劳动者接触过热环境的方法, 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热环境,并为劳动 者提供充足的休息和清凉的饮用水。
检查要点 74 保护劳动者免受寒冷工作环境的伤害。 原因简析 劳动者接触冷环境可产生一系列安全和 疾患风险,并降低生产效率。如劳动者长期接 触冷环境,工作所需要的协调能力就会下降, 劳动者因身体不适而无法集中精力,就会影响 工作的安全性,当劳动者肌肉的温度低于28℃ 时,肌力会下降。当劳动者手部皮肤的温度 为15℃~20℃时,即使劳动者身体中心是温暖 的,手的灵巧性也会下降,因此应避免劳动者 接触冷环境,预防产生上述不良的健康效应。 冻疮是冷环境中的常见职业危害,尤其是 劳动者皮肤接触冷环境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护 好双手和双脚。 劳动者反复接触冷作业环境可增加罹患累 积性骨骼肌肉疾患的风险,特别是当劳动者身 体很冷还要用力工作时风险更大。采用工效学 工作方法可有效预防此类风险。 劳动者冷环境中持续的强体力劳动引起出 汗,这对劳动者健康十分有害,特别是劳动者 在强体力劳动后从事静坐工作。 劳动者过度长期接触冷环境会造成机体组 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可能导致低体温症,常见于 在露天极度冷环境中和在冷冻设施中作业的劳动 者,应通过改进工作制度及团队合作加以预防。 风险/表现识别 ◎过度接触冷环境; ◎冻疮; ◎肌肉劳损; ◎腰背痛; ◎紧张性障碍; ◎工伤率增高。 改进方法 1. 劳动者在寒冷环境工作时,应穿戴外层 防风寒的多层防寒服和手套。 2. 对于室内的冷环境工作场所,应对工作 间和建筑物进行保温,尽量降低寒冷气温对工 作间温度的影响。降低寒冷气流流速,将气流 所致的风寒效应降到最低。 3. 劳动者在重体力劳动时,应穿多层服 装,这样可一层一层地慢慢脱掉,避免过热。 穿带拉链的服装或更方便。平衡的工作时间率 可使劳动者在冷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在温 暖的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以恢复体温,减少伤 害。应提供烘干湿衣服的条件和设备。 4. 在寒冷环境操作时,应仔细地重新设计 机械设备和工作任务,使其更加便于操作,对 劳动者危险性更小,加大把手的尺寸和把持空 间,将金属部位保温,消除尖锐的突起物等。 5. 提供舒适、温暖的休息设施。 更多提示 ——在冷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应相互搭配 成工作伙伴,并指导彼此观察对方是否出现过 冷效应的征兆。 ——如果笨重的服装会妨碍活动或易于被 机械转动部分卡住,就很危险,厚手套也有类 似问题,因此,要提供适宜的服装和手套。 ——在劳动者需要局部取暖的区域使用可 产生热辐射的点式取暖器。 要点谨记 要求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保护劳动 者避免接触冷环境。应注意平衡的工作制(工 作和休息的合理分配)安排,配备服装和手 套,提供更加简便和安全的工作及休息设施。
检查要点 75 隔离或隔绝热源或冷源。 原因简析 热机械或热处理工艺可加热工作场所的空 气,所产生的热辐射直接使劳动者接触热,可 极大地增加劳动者的热紧张。 隔离或隔绝这类热机械或热处理工艺,可 同时降低其对工作场所空气的加热以及热辐射 效应, 因此, 可有效保护劳动者避免接触 热紧张。 隔离或隔绝热源有三重效果:保温,降低 燃料成本,保障所在及相邻工作场所劳动者的 工作质量和舒适度。 在冷工艺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也需要特殊 保护,因为冷环境可引起冻疮,热量过度消耗 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健康效应,采取隔绝措施可 有效地预防这些不良健康效应。 风险/表现识别 ◎灼伤; ◎热不适; ◎热紧张; ◎冻疮; ◎工伤率增高。 改进方法 1. 将热源或冷源(机械、工艺过程)放置 在工作场所外面或至少靠近外面的地方,以便 热量能及时散发,或将寒冷所产生的影响降低 到最小。 2. 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如在金属表面覆 盖泡沫或聚酯材料,将整个金属表面覆盖住。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隔热材料都耐高温,但要避 免使用含有石棉的保温材料。 3. 将保护屏障(热屏蔽)放置在产热炉或 其他热辐射源与劳动者之间,应用反射性物质 制成的保护屏隔离效果好。水帘、木制品或纺 织物表面制成的覆盖性隔板,也能有效降低热 辐射。 4. 在冷工艺过程中,采取保温保护劳动者 免于受伤害和热量散发是最有效的方法。 更多提示 ——保温的替代方法之一是使用个体防 护服减低热辐射。然而,在热带地区环境中, 个体防护措施的防热效果不好,应重点强调保 温、防护和增加空气流动。 ——热防护围裙或防护服(如铝涂层服 装)能有效地预防热辐射。但是,如果空气温 度和湿度太高,此类防护服可因汗水无法蒸发 而产生相反的不良效果,会使劳动者感觉非常 不舒适。如果未采取措施预防劳动者中暑,劳 动者在热环境中工作就会很危险,因此,应采取其 他措施在防护服内提供强的或恒定的气流。 ——在某些情况下,热环境中完成工作任 务,采取自动化操作是避免由热引起相关问题 的唯一解决办法,有时,设立带空调的操作间 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在冷环境中,使用振动工具会增加劳 动者罹患白指病的风险,需要对劳动者的双手 和双脚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如果通过隔离或劳 动者穿着良好的防寒工作服,使其整个身体感到温 暖、舒适,那么双手和双脚也会保持温暖。 要点谨记 热机械表面及热处理工艺的保温和使用热 屏障来屏蔽对劳动者的热辐射,这两种方法对 减少劳动者作业中的热紧张都极其有效。
检查要点 76 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 保证工作 安全和效率。 原因简析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粉尘和烟雾都是损害 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者因接触 这些有害因素而患病,所造成的损失与事故所 造成的损失一样,会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即 使患病之前接触有害物质、粉尘和烟雾,也可 引起劳动者疲劳、头痛、头晕及眼睛或喉咙受 到刺激,进而影响劳动者的高效工作,也增加 劳动者的缺勤和流动性。采取局部排风系统可 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使用局部排风系统时,重要之处在于安装 适宜的排风罩或法兰的位置要适当,否则就难 以将污染的空气从工作场所中排出。 风险/表现识别 ◎疲劳过度; ◎头晕或头痛; ◎眼睛、皮肤或黏膜刺激; ◎接触有害物质。 改进方法 1. 如果污染物非常有害或通风区域狭窄, 就使用密闭式排风系统,以获得最高的通 风效率。 2. 如安装密闭式排风系统不可行,就安装 带有排风罩和法兰的通风系统。使用排风罩和 法兰限制气流流向,提高收集污染空气的 效率。 3. 在排气管道或排气罩进气口处安装百叶 窗或幕,并在不用排气管道或排气罩时,关闭 百叶窗或幕。如此,可在需要排风的工作区域 提高排风功率,也可利用百叶窗或幕将进气口 不必要的部分变窄,增加通风效率。 4. 利用防护板、隔板和屏障提高从污染源 到排风管进气口的通风效率,关闭排风口附近 的窗户或在排风罩周围安装隔板,以免干扰排 风效果。 5. 如果产生有害物质的污染源随着劳动者 操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如焊接),就应使用 移动式排风装置。 更多提示 ——可将不同类型的带有内嵌式排风装 置的盖或罩连接到手工操作的机械上,如研磨 机。安装盖或排风罩可将飞出的颗粒物自动 地、方便地吸入排风装置中。 ——安装排风罩时应考虑气流。热气流会 上升,因此,将排风罩安装在热源上方比安装 在其他地方更为有效。 ——如排风罩安装在自然气流的方向上或 有害气体预期的流动方向上,则排风效率 会更好。 ——如无法安装局部排风系统,或现有排 风系统仍无效,应向劳动者提供适宜的呼吸防 护器。 要点谨记 在粉尘、烟尘和气体逸散到劳动者呼吸带 前,就在产生的源头将其除去,这是避免劳动 者吸入粉尘、烟尘和气体的最有效方法。如不 能使用密闭系统,应采用有效的局部排风系统。
检查要点 77 需要改进微小气候时, 要充分利用自 然通风。 原因简析 自然的气流就像一个非常强大的通风设 备,风带来新鲜空气并将热空气和被污染的空 气带走,除在很冷的天气或生产工艺不适合在 室外或有风的情况下工作之外,通常建议采取 措施增加自然通风。 在花钱安装排风系统前,要优先考虑更充 分地利用自然通风,再考虑联合使用自然通风 和机械通风。 风险/表现识别 ◎热不适; ◎热紧张; ◎疲劳过度。 改进方法 1. 将工作地点安排在自然通风良好的地 方,特别是在气候炎热时,应避免在相对封闭 的角落或在被设备或被隔板包围的狭窄地 点操作。 2. 增加向外的开口,如打开窗户或门,或 增加新开口, 这些开口都要有助于增加自 然通风。 3. 如设备干扰自然气流,应重新布局设 备、重新放置或去除隔板。 4. 安装或重新布置窗户及高处的开口的位 置,使用吊扇增加热空气直接向外的流动(热 气流上升)。 5. 制定根据天气和风的状况开启部分或者 全部窗户的操作规程。 更多提示 ——当依赖自然通风时(如在炎热的气 候条件下),保护工作场所免受外界热影响很 重要。同等重要的是,将热源转移到工作场所 外,并改进工艺流程,尽量减少对特殊通风的 需求。 ——将机械通风装置安装在热空气上升并 容易逸散到室外的地方。 ——在墙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空气的进 口和出口,帮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底 部进入。 ——在试图增加自然通风时,也有必要消 除或隔离空气污染源。 要点谨记 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特别是在气候炎热 地区,因为自然通风可将热空气和污染物 排出。
检查要点 78 使用空调系统为劳动者提供有利于健康和 舒适的微小气候。 原因简析 可使用空调同时控制空气的温度、湿度和 洁净度。劳动者在气温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工 作,将极大地减少过热或过冷环境带来的严重 健康损害。安装空调需要花费,特别是在工厂 安装空调可能花费巨大,但有时是值得投 资的。 使用空调可选择适合于某种工作的气温和 湿度范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和缺勤 率并改进人际关系,还可降低劳动者罹患肌肉 骨骼疾患的风险。 冷气流通常让劳动者产生不必要的寒冷感 并妨碍操作,因此,要仔细调节空调设备,减 少劳动者的不舒适感。 适宜的气温范围在不同的季节会有所不 同,这是因为劳动者的适应性和所穿的衣服不 同,通过控制空调系统的参数可更为简便地进 行必要的气温调节,还应努力降低空调所带来 的花费和环境负担。 风险/表现识别 ◎过热或过冷; ◎热不适; ◎上肢功能障碍; ◎紧张性障碍; ◎工伤率或患病率增高; ◎室内空气质量不良。 改进方法 1. 按空间大小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 2. 如果工作场所已被气体、蒸气和粉尘污 染,在使用空调系统时应考虑这些职业性有害 因素的浓度。 3. 将空调系统的参数调节到使工作场所中 的劳动者感到舒适的范围,而不是只调节 温度。 4. 避免过冷和让劳动者感到不舒适的通 风。根据空调房间内劳动者的感受,改善空调 系统的位置、参数及气流方向。 更多提示 ——将空调维护在良好状态,包括湿度的 控制部件。 ——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点式空调,如 移动式点式冷却器。 ——确定不寻常异味的来源,这些异味常 源自特殊的原材料或处理不良的废弃物,要更 换有问题的物料或废弃物处理系统,或安装密 闭排风系统。 ——为了改进空调系统的效率,有时有必 要将热机械或热处理工艺放置在室外或一个隔 离的房间内。为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需要将 工作场所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进行慎重设计。 要点谨记 应对空调系统的功能进行仔细调节,提高 劳动者的舒适度。
检查要点 79 改进和维护通风系统,保证工作场所良好 的空气质量。 原因简析在车间内,空气的良好流动对于劳动者开 展卓有成效的、健康的工作很重要。充足的通 风既有助于控制有害物质,又有助于预防热量 蓄积。 通风系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其总体通风能 力,还取决于如何构建气流以及收集受污染或 受热空气的方法。简单调整通风设备、电风扇 和排气罩的位置,或者重新布局工作区域的位 置,这些措施都会明显改善通风效果。 劳动者呼吸污染的空气可产生健康问题, 如气流从劳动者流向污染源(再排到外面), 则可极大地减少污染空气对劳动者的健康危 害,因此应考虑通风系统的气流方向。 风险/表现识别 ◎接触有害物质; ◎热紧张; ◎热不适; ◎眼睛、皮肤和黏膜刺激; ◎被动吸烟; ◎疲劳过度。 改进方法 1. 选择并安装对整个工作场所都能进行有 效通风的通风系统。咨询具有丰富相关知识和 经验的供应商。 2. 将通风管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或电风扇设 置在通风效果最好的位置。咨询通风设备制造 商或专家。 3. 有机地联合使用送风式与排风式通风。 将送风设备设置在不污染其他区域的位置,排 风设备设置在受污染的工作点或其附近。排风 扇应比送风扇的功率大5~15倍。 4. 热空气会上升,因此在天花板安装风扇 或使用位置较高的窗户可明显改善通风,如同 烟囱没有动力来源但可有效地排烟一样。 5. 制定开窗的操作规程,因为这是提高空 气对流通风的一个普遍且简便的方法,多格窗 户有助于根据风的强度控制气流。 更多提示 ——劳动者在污染源或热源附近工作时, 应使气流从劳动者流向污染源或热源(而非相 反方向)。避免使用朝向污染源或热源的驱散 式送风通风设备。 ——如果对整个工作场所安装良好的通 风设备不可行(如有产热机械或强粉尘源), 就应通过隔板及内屋顶将部分工作区域进行隔 离,并为其安装空调。 ——不要期望仅安装通风系统就能预防污 染,要采取措施消除或隔离污染源(如把污染 源从工作场所中转移至室外天棚下)。 ——安排专人或专门公司负责维护通风系 统,并定期适当地清洁地板、墙面及机械 表面。 要点谨记 为达到有效的通风,应正确使用送风式通 风和排风式通风。当工作中涉及有害化学物质 或热处理工艺时,气流从劳动者流向污染源或 热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利用一般常识和 寻求专家帮助,达到如上要求。
检查要点 80 办公区应保持井然有序,以提高劳动者的 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原因简析 办公区域应始终保持井井有条,不应因有 不需要的物品堆放而杂乱无章,这对于办公区 域尤为必要,因为要处理各种工作任务,并常 有客人来访。 对于散乱的物件,如电脑缆线,应将其有 序地整理并连接好。如可能,应将这些缆线放 置在缆线管理设备里。没有整理好的缆线可能 会绊倒劳动者,或意外地将设备从办公桌上拉 下来,使劳动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重新布置 电缆线可有助于保持办公室井然有序。 办公区域井井有条可为劳动者和来访者创 造一个愉悦环境。如杂乱无章地堆放会妨碍工 作的顺利进行,也有碍观瞻,降低工作效率, 损伤劳动者。 风险/表现识别 ◎肌肉劳损; ◎滑倒、绊倒或跌倒; ◎眼损伤; ◎上肢功能障碍; ◎应激性障碍; ◎火灾。 改进方法 1. 收拾好工作区域,将不需要的物品(如 文件、容器等)存放在较远的地方或丢弃。 2. 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存放在适当的工具箱 或整理箱中。 3. 将不再需要的文件归档到文件柜或档案 存放处,勿将文件和手册在办公区域内四 处乱放。 4. 整理电缆并将其安排得井井有条,如可 能,将其封装在专门的电缆封装设备中。 5. 在工作台(如会议桌)的中央使用集成 电源和数据存取设备,以便封装并将电源接入 点和网络连线集成化。 6. 如灭火器的位置高于地面,应将其安放 在适当位置。 更多提示 ——购买有内置缆线/电线管理设备的工 作台,因其更方便且已将电源缆线集成在 其中。 ——对劳动者进行内务整理守则培训,并 经常检查工作场所。 ——使用标签、颜色编码整理存放的物件 或归档的物件,以便使用时容易找到。 ——提供有轮的移动式储存设备或文件 柜,使劳动者可轻易将其放置于工作场所中。 要点谨记 通过重新安排办公设备和储存系统,可使 办公区的内务良好。安装缆线管理设备也有助 于帮助保持良好次序。
检查要点 81 提供足够的灭火器,放置在易取处,并确 保劳动者会正确使用。 原因简析 早期发现小火灾,便携式灭火器是最重要 的消防措施。在指定区域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 器并将其明显地标识出来,可极大地降低重大 火灾的风险。 合理地使用灭火器可非常迅速地扑灭火。 重要的是应提供类型合适的灭火器,并培训劳 动者在火灾中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便携式灭火器仅在火灾早期使用有效。要 放置足够的灭火器,劳动者要易取,并能尽快 使用。 风险/表现识别 ◎火灾; ◎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重伤或事故; ◎延误疏散。 改进方法 1. 选择类型合适的便携式灭火器。认真 遵守火灾安全规定及消防部门的规定,检查放 置在工作场所内及其周边的灭火器,确保劳动 者能正确使用不同类别和类型的灭火器灭火 (如,A类:扑灭普通可燃物火灾;B类:扑 灭易燃的液体和气体火灾;C类:扑灭电气设 备火灾;D类:扑灭易燃金属火灾)。 ◎水灭火器:普通火灾。 ◎多功能干粉灭火器:普通火灾、油类火 灾或电器火灾。 ◎泡沫灭火器:普通火灾和油类火灾。 2. 清晰地标识出灭火器的位置,通常建议 将其挂在墙上,使其醒目。 3. 在工作场所提供足够的灭火器,每20m 放置一个灭火器。 4. 培训劳动者正确使用灭火器。通常灭火 器的使用过程包括拔出保险销,将喷口对准火 焰底部,压下开关同时保持灭火器竖直,左右 摆动灭火器喷口以覆盖整个燃烧区。 5. 定期维护灭火器,确保保险销、喷口和 标牌完整,确保灭火器不能丢失或是其内容物 是空的。 更多提示 ——定期对全体劳动者及管理人员进行正 确使用灭火器的培训和再培训。 ——应定期安排消防演习,并将其与应急 计划的演练相联系。全体劳动者及管理人员应 熟知应急计划,包括消防程序及疏散。 ——在下述情况下绝不要救火:如火灾已 蔓延至起火点之外,并可能阻断劳动者仅剩的 逃生机会,或灭火器药剂用完,或被证明灭火 是无效的, 要点谨记 对足量的灭火器进行维护、清楚地标识并 放置在易取处。将培训劳动者如何使用灭火器 作为应急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
检查要点 82 循环利用废物, 保证更好地利用资源 并保护环境。 原因简析 工作场所采取一些简便、实用的措施,可 使环境保护工作的结果大有不同,其中,循环 利用废物是最重要的开始。当雇主和劳动者彼 此合作时,原材料的边角料、不合格或损坏的 成品及半成品,都可进行重复利用。 有许多循环利用废物的实用方法。例如, 为不同的废物备用不同的容器,有助于劳动者 将废物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将盛废物的容器 放置在工作场所附近,可方便劳动者并促使其 正确使用。 在工作场所组织良好的废物收集系统,将 减少负责收集废物劳动者的工作负担和事故风 险。可根据工作场所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制定废 物收集操作规程。 风险/表现识别 ◎环境破坏; ◎重伤或事故; ◎接触有害物质。 改进方法 1. 分别收集工作场所不同类型的废物。在 工作场所附近放置彼此独立的垃圾桶或容器, 并将按照材料的种类明确地进行标识,例如, 分别收集有机废物(如动植物材料)、木材和 金属废料。 2. 有些废物对劳动者和废物收集者都很危 险,如尖锐的玻璃或腐蚀性化学物质,这类废 物需要有警示标识的、耐穿刺的特殊容器 及盖子。 3. 在工作场所建立一套废物可再利用或者 再循环的收集系统。所收集的某些材料,如金 属材料,可当作原材料被重新送回生产过程并 重复利用。应将危险废物(如化学物质)安全 地转运到专门处理车间,进行循环利用或安全 处理。 4. 循环利用使用过的水,例如,除非用于 洗涤原材料的半脏水含有有害物质,否则可将 其收集起来并重复用于冲洗地面。在洗涤材料 时要节约用水,分批洗涤法比冲洗法更节 约用水。 更多提示 ——尝试尽量降低废物的量。要使用产生 废物少、利用率高的原材料。 ——维修并重复利用工具、装置或设备, 而不是将其扔掉。 ——识别可能对劳动者和废物收集者有害 的废料,制定废物安全收集程序,并征求相关 机构对废物处理的建议。 ——在收集和利用废物的实用方法方面, 为劳动者提供培训和有关信息,征求劳动者对 加强废物循环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要点谨记 将不同类型的废物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 是将其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重要的开始。
检查要点 83 标记逃生通道并清除障碍物。 原因简析 重要的是始终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如果逃生通道几乎不用时,容易被忽略, 并因堆放材料、废物或设备而变得拥堵。发生 火灾时才开始清理逃生通道已太迟。 在紧急状态下,人们会变得慌乱甚至恐 慌,因此, 逃生通道应易于辨识而且专道 专用。 风险/表现识别 ◎延误疏散; ◎滑倒、绊倒或跌倒; ◎重伤及/或事故; ◎行人安全。 改进方法 1. 确保在每个工作区域内至少有两个逃生 通道,应考虑在其中一个逃生通道附近发生火 灾的可能性。核查有关逃生通道的法律要求。 2. 在路面上对逃生通道进行标识,除非其 本身就已明确无误地标识出是逃生通道(如有 围栏的通道或走廊)。用标识清楚地指明应急 出口。在不能直接看到应急出口处,应清楚地 标明最近的应急出口的方向。 3. 要坚决地制定操作规程:禁止将任何东 西放置在逃生通道上,并应确保逃生通道在任 何时间都畅通无阻。 4. 使用栅栏、围栏或者屏障在应急出口的 周围分隔出一块空间,以易于通行。当应急通 道容易被存放的物品堆放阻塞时,要使用栅栏 或者围栏将整个逃生通道围住。 更多提示 ——检查劳动者在岗期间,如晚班或夜 班,或突然停电时,逃生通道是否易于识别, 并在任何时候都可畅通无阻。 ——定期组织疏散演练,并将其作为确保 逃生通道畅通无阻的测试,然而,太频繁的疏 散演练也会产生问题,因此,应安排人员(或 小组)负责定期检查逃生通道。 ——在工作场所或通道附近、物料或工件 容易堆放处,放置储物架、货盘、货物架或垃 圾桶,以保持逃生通道在任何时候都能畅 通无阻。 要点谨记 畅通的、易于识别的逃生通道可拯救劳动 者的生命。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紧急情况。
检查要点 84 制订疏散计划以确保安全、迅捷地从工 作地点疏散。 原因简析 工作场所的疏散性要比许多劳动者想象得 更为必要,应当谨记,如疏散过程不可靠,就 可能丢失生命。火灾或爆炸以及释放出有害物 质的事故并非不常发生。 通过制订包括疏散在内的应急行动计划, 每位劳动者都会认识到应急时该做什么以及如 何从工作场所中疏散。 用于工作场所疏散的具体时间取决于灾害 性质,疏散计划应满足每个工作场所的特殊要 求,所有劳动者及来访者都应被预先告知在紧 急情况下该如何疏散。 风险/表现识别 ◎火灾或爆炸; ◎接触有害物质; ◎延误疏散; ◎重伤或事故。 改进方法 1. 每个工作场所都应制订疏散计划、指定 疏散通道,并告知所有劳动者在紧急状态下该 如何做。 2. 警示标识要标准化,数量足够,张贴在 醒目位置,易于理解,并指明疏散方向。 3. 定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应确保劳动者 确实知道该做什么,并能识别出任何不足之处。 4. 疏散计划应清晰明确地规定:所有劳动 者应到预先指定的地点集合,对所有人员清点 完毕后,并宣布事发地点安全前,任何劳动者 都不得离开集合地点或返回去工作。 5. 张贴海报,写明重要的应急电话号码及 工作场所附近负责人的姓名。 疏散过程 ①每个作业负责人都对其负责的工作区域 内的全体劳动者安全有序地疏散负有责任,并 要求劳动者向其报告可能引起紧急情况的火灾 或者事故。 ②应立即联系疏散演练的负责人,以决定 是否开始疏散。 ③ 负责的作业负责人应当:(a)通过最 安全的通道直接疏散;(b)检查是否所有劳 动者都已离开部门/车间;(c)前往指定集合 地点;(d)清点人数/劳动者数;(e)服从总 指挥及应急服务人员的指令。 ④在收到总指挥根据应急服务人员建议而 发布可以返回车间的指令之前,作业负责人应 确保没有人返回车间。 ⑤疏散程序也包括:联系应急服务人员 (如消防队);对疏散建筑物进行广播;将劳 动者送至预定集合地点;保持原来所有设备不 动;在最后一个人离开后关闭建筑物的门。 更多提示 ——疏散计划应始终包含一张可显示指定 集合地点的总平面图。 ——在疏散期间应将残障人员的特殊需求 考虑在内。 ——使用医疗设施安排相互急救。 ——根据应急救援计划确定人员职责,将其 打印出来,并张贴在所有工作场所,以方便查阅。 要点谨记 制订疏散计划,并使全体劳动者知晓,确 保逃生通道随时通畅无阻并有标识。